靈性逃避

當我們沈浸於靈性逃避中時,大多數時候,我們只喜歡光,不喜歡這股痛苦的熱。

是的,我們更喜歡光與愛,喜歡高喊著我是神、我們都是合一的口號,而非去真正的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與生活中的困難。

學靈性以後,我們深深體會到靈魂被解放的自由,因為說話都不用負責,只要說自己是上天的管道就行了,把豐盛掛在嘴邊的人,

好像都有財務問題,男女分手的最佳理由就是,我跟他之間的海底輪課題……

以上這些都是靈性圈裏比比皆是的現象,也就是我們所談論「靈性逃避」的一些典型表現。


靈性逃避一詞,是由心理學家約翰·威爾伍德在1984年首先提出來的,意思是人們藉由靈修及靈性信仰來逃避痛苦的感受,尚未解決的創傷以及成長中的需求。

人性本來就是趨樂避苦的生物,大多數人會開始靈修,要麼是活得太痛苦了,要麼是期待更好的生活。當進入身心靈機構一探究竟,聽到的大都是將靈性世界描述為一個完美的新世界,沒有世俗中的衝突與種種不快,只是充滿無條件的愛的其樂融融;

一個“絕對”的比現實世界更高等的“境界”;嘴裏誇誇其談的是靈修的神奇,與不可思議人生逆轉神蹟故事,完全聽不到其中的困難與挑戰。

這種無需面對痛苦,走捷徑解決之道,當然是有大量的人願意趨之若鶩,而渾然不知,這完全就是“靈性逃避”的真實寫照啊。

靈性逃避、對自己該去面對的型態說不
給自己靈性的原因,讓自己有藉口逃避要去面對的課題。

選擇靈修,我們沒有繼續上演以前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戲碼;沒有緊抓過去的故事、沈溺於傷感的情緒;沒有借酒精、購物、毒品、追劇來麻醉自己,我們可是非常有上進心的在修行自己啊,這看上去的確沒有什麽副作用。

關鍵是,當人們在合理化自己的逃避行為,時常讓人啞口無言。

當有人告訴你說張三欠我50萬元沒還,是因為我上輩子欠他的,或者說,我的指導靈叫我與老公離婚和雙生火焰在一起時,面對這些無法對證的靈性用語時,你能說些什麽呢?

另外,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一切都要「快快快」的快餐文化時代中,當然靈修也不能例外,哪個方式更快,哪條道路更直接,哪個法門更立竿見影……

不用透過自己的明心見性,只要冠上「高靈說」,就可以為自己添上光環,這是很多人在宣揚靈修時的論調,靈修這劑靈丹妙藥,可以如何毫不費力的「瞬間」扭轉你的人生。

而不提靈修靠的是『踏踏實實』的功夫,是在每日的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磨煉出來的,那些對靈性的美化,說白了是誤導,都讓靈性逃避如雨後春筍般的蒸蒸日上。

《靈性逃避》一書中提到西方世界的靈性逃避,是隨著上個世界60年代以來,人們對靈性的興趣增長而相應出現的。


而在亞洲,隨著三十年前身心靈書籍工作坊開始盛行,靈修開始廣泛而悄無聲息的發展起來了。

有時候包裝成神叨叨的課程,就是靈性逃避的大本營,嘴裏掛著充滿了光與愛的高大上的靈性詞匯,然而大多數狂熱的投入靈修領域的人們,其實是完全不理解靈性的,整個氛圍都很迷茫。

或者,我們試著去踐行,去擁有自身的體驗,但由於少了正確的理解、指導和反饋,誤把某種特殊的境界、稍縱即逝的感官感知、誇張的超然態度、過度的溫柔友好…….當做是真正的靈性了。

當我們與老公吵架或者做生意不順時,寧願觀想一束光照進來消融所有的問題,而不願意去面對與老公的衝突,或者直接處理生意中的難題。

很多學生典型現象是高調宣揚:上完這個課回去,我能量提升了,家裏關係自動變好了,我老公、父母整個人都變了,錢也自動流進來了。

當然,隨著你的改變,的確會對你的生活產生影響。

但當人們執著的是「自動變好」,寄望於某位大師可以給自己傳導一下能量,讓一切煩惱煙消雲散,或只要自己默默的清理,生活中的問題就不存在了,就無需面對了。

請記得:若想要散發光芒,必得忍受燃燒。

靈性超商流行的是那些所謂“開悟”或具有“特殊能力”的老師,大家瘋狂的迷戀於開悟、覺醒、神力等等,希望透過這些有神力的大師幫你消災消業。

靈性逃避現象與西方同樣具有同一個特色,那就是缺乏深入的心理治療及回到日常生活實踐的行動力。

對於靈修群體而言,心理治療太慢,所有問題都可以通過靈修這樣的「快速法門」來解決,而這絕對是一個極大的錯誤。

每種靈修都有陷阱,人人都會靈性逃避 ——

即便是最精心設計的靈修方式都可以變成陷阱,而且可能微妙得讓人難以察覺。

比如說,強調要無條件接納的修行方式,可能會讓人們失去明辨力。

沈溺於無條件的接納,而忘了積極主動的去改變現狀;一味地打好人牌或愛自己,而忘了去挑戰克服他人或自己的魔性。

比如說,強調覺察觀照和明辨力,只破不立的修行方式,可能會讓人變得麻木不仁,慶幸於自己與事情拉開距離的能力,卻不知早已失去了感知能力;驕傲於自己的敏銳的洞察力,卻失去了對人的溫度。

當然,這並不是說這些靈修方式就是有問題的,選擇好的靈修方式,當然非常非常重要,但並不存在完美的修行方式。

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能否善用靈修,能否根據我們自身不同階段的不同發展需求,為自己選擇合適的方式,並能取其精華,去其糟粕。


事實上,不管是怎樣的靈修方式,每個人在剛開始都會表現出靈性逃避的,不需要去譴責那位住在我們心中的靈性逃避者,也不必因為自己的靈性逃避而感到羞恥。

就像小孩子學走路一定會摔跤一樣,在成長的過程中也一定會犯錯,我們是掩耳盜鈴的繼續前進,還是意識到自己掉坑了,並充滿關愛的讓自己走出來,這是我們每個人可以自己去做的選擇。

是的,靈性逃避不可避免,這是我們會跌落的地方,同時也是可以茁壯成長的地方。

靈性逃避本身並不是問題,關鍵在於如何『面對』與『處理』靈性逃避。

真正可以啟發學員的好老師,無論他們的教學方向如何,在他們自身的發展過程中,

都有在身體、情緒、心理、靈性等,各個層面對自己做一些深入而『整合』的工作。

而這也是要停止給靈性逃避提供成長所需的土壤,整合性的工作,老師自己是必不可少的。

文章節錄自《心靈幽徑 》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