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緒負責

情緒負責

過於在乎別人的感受,為別人的情緒負責,
是在用自己的生命過著別人的人生。

相信我們一定遇到過這樣的人,他們總是在照顧別人的情緒和態度,壓抑或者很少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一般來說,我們會從道德的角度來合理化這種行為:站在別人的角度、為別人著想,難道不是一種美德嗎?

這樣想從某種意義上並沒有錯,但是如果經常有如下的內心衝突時,就要小心了!你總是感覺心裏面有兩種聲音在打架:

一種聲音不斷提醒自己,別人不高興了,是不是我的錯?
我該如何小心翼翼的應對,該如何才能避免讓對方感覺不愉快?

另一個是真實的自己,時刻告訴自己:我是我,我不想這樣討好別人…
這樣的內心衝突讓你很不舒服,時刻緊繃著,整個人就像被困在籠子裏一樣。

總是照顧別人的情緒,甚至總是想「拯救」別人情緒的人,表面上看是事關道德的美德,實際上在心理層面上,是關係到如何塑造自我價值的問題。


當別人有情緒,或者不高興的時候,自我價值感低的人會敏感的認為,這可能是自己的問題造成的,於是覺得自己有責任做些什麽,讓別人的情緒好起來。

這種討好別人的行為,也容易傷害到真實的自己,內心容易有衝突,我們以為自己內心的衝突,別人是看不到的。

其實,別人雖然看不到你內心在想些什麽,但是能覺察到你的情緒狀態;一個內心充滿衝突的人,必然會通過細微的身體語言,展現出那種壓抑和不快樂的情緒。

於是這種表面上「替人著想」的人,會讓別人覺得不真實,甚至覺得虛偽,一旦別人覺得他虛偽了,對他的態度就會變化。

而當他感受到對方態度變化後,自我價值感會進一步降低,於是又開始反思是否自己做錯了什麽事情,繼而新一輪的討好又開始了。

這就是過度照顧別人情緒的人,經常面對的一種惡性循環,本想通過討好別人來獲得別人的認可,但是反而讓情況變的更糟。


那麼,為什麽很多人會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,或者泥沼之中呢?

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,是和他們從小的成長經歷有關。

很多人在小時候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,父母經常在照顧孩子的瑣事上吵架,甚至發生一些激烈的衝突。在這個過程中,有的孩子會認為都是因為自己,才造成父母不高興,把所有的罪責,都歸於自己。於是孩子覺得,自己需要做些什麽,來拯救父母的情緒,讓他們開心一點,當孩子一直處於這樣的拯救情結之中時,會變得容易過度承擔他人的責任。

久而久之,這種心理模式會開始泛化,認為不僅僅是父母,連周圍的朋友,所有認識人的情緒問題,自己都需要負責,長此以往,會造成一個人心理邊界的模糊和混亂。

每個人都有一個看不見、摸不著的心理邊界,它將我與他人區分開來,確保我在一定的心理範圍之內,保持獨立。

如果一個人有清晰的界限感,他會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不同,知道哪些是該自己做的,哪些又是屬於別人的事情;但如果一個人界限感模糊,就會經常陷入複雜的內心衝突中,要麼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人,強行跨入他人的界限;要麼走向另一個極端,把別人的事情,歸咎在自己身上,認為自己要為此負責,過度照顧別人的情緒,就屬於這種類型。


那麼,如何擺脫這種情緒拯救者的泥沼?

首先,我們需要『覺察』和『思考』情緒背後的心理動力。

當你忍不住想要去照顧別人情緒的時候,不妨先冷靜幾秒鐘,然後想一想自己為什麼要這麽做。

比如:你是真的想要幫助別人,還是覺得自己是在下意識的想彌補什麼?

「有意識」的去了解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,就不會被「無意識」的慣性控制,而去承接別人的情緒,甚至去討好別人。

記住,如果有人不高興或者情緒不好,那是他們要處理的問題,而不是你的責任,你無需對別人的情緒負責,你也不會因為關注自己,就變成一個壞人或自私的人。

其次,許多時候,你覺得自己是在好心的付出,是在照顧別人的情緒,但別人未必會這樣想。

贏得別人認可和尊重的唯一途徑,是做好自己,而不是討好別人。

本篇文章來源:《實用心理學》

Scroll to Top